阅读数:2025年07月04日
在全球化供应链体系下,多式联运已成为降低物流成本的核心手段。通过整合公路、铁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企业能实现货物运输的灵活调度与资源优化配置。数据显示,采用多式联运的企业平均可降低15%-20%的运输成本,同时减少30%以上的碳排放量。
海铁联运作为多式联运的关键环节,其"最后一公里"衔接效率直接影响整体物流效能。当前主要痛点集中在港口与铁路场站的物理隔离、装卸作业标准不统一以及信息协同滞后三个方面。以宁波舟山港为例,通过建设专用铁路支线和完善集装箱自动导引系统,使海铁联运中转时间缩短至4小时内。
针对末端衔接难题,智能调度系统正成为破局利器。某国际物流集团部署的AI路径规划平台,通过实时分析港口吞吐量、列车时刻表和公路拥堵数据,动态生成最优转运方案,使"最后一公里"运输时效提升40%。同时,采用标准化集装箱装载单元和自动化吊装设备,可减少50%以上的货物倒装损耗。
未来发展趋势将聚焦于三维解决方案:基础设施方面推进"港站一体化"建设,技术层面构建区块链货运追踪系统,服务模式创新则发展"铁路集装箱共享平台"。这些创新实践表明,只有打通多式联运的末端毛细血管,才能真正实现物流网络的全局优化。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