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船舶运输滞期费管控指南,全球主要港口免费用时表

阅读数:2025年07月22日

在航运业务中,滞期费是托运人和承运人共同关注的核心成本项。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滞期产生的额外费用高达数十亿美元。本文将系统性地解析滞期费的构成要素,并提供可落地的管控策略。

一、滞期费的核心计算逻辑



滞期费通常由装卸时间、免费用时和费率三个维度决定。装卸时间从船舶靠泊后提交NOR(装卸准备就绪通知书)开始计算,免费用时则根据港口规则和租船合同确定。超过免费用时后,将按日或小时收取滞期费。

二、全球主要港口免费用时对照表

1. 上海港:散货船72小时/集装箱船48小时

2. 鹿特丹港:通用标准96小时(含节假日)

3. 新加坡港:油轮60小时/干散货84小时

4. 洛杉矶港:按船舶吨位分级计算(5000-10000吨级为48小时)

注:具体标准可能随港口政策调整,建议通过当地代理获取最新数据。

三、5大滞期费管控实战技巧

1. 合同谈判阶段:争取将天气因素纳入不可抗力条款

2. 装卸优化:采用"两港装卸"条款分摊风险

3. 文件准备:确保NOR提交时间精确到分钟

4. 应急预案:预留15%的缓冲时间应对突发状况

5. 数字化监控:运用AIS系统实时跟踪船舶动态



四、争议处理的法律要点

当发生滞期费纠纷时,需特别注意:

- 装卸时间事实记录的完整性(包括港口日志、作业记录等)

- 合同约定的滞期费计算方式(按日历日还是连续日)

- 当地港口特殊规定的适用性

通过系统化的管控措施,企业可将滞期费支出降低30%-50%。建议建立港口数据库,持续更新各港口的免费用时标准和特殊规定,为航运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极端天气运输应急体系,暴雪台风红色预警响应预案

下一篇:跨境运输退税操作难点,增值税申报材料整改清单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