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07月26日
在全球化贸易背景下,港口作为大宗商品流通的关键节点,其疏运效率直接影响产业链运转。青岛港作为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枢纽,近期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铁矿石周转时间压缩36小时的突破性进展。
智能化调度系统重构作业流程
通过部署AI预测算法与物联网设备,青岛港构建了覆盖船舶靠泊、货物装卸、堆场管理的动态调度体系。实时数据交互使卸船效率提升22%,堆场翻倒率降低17%,为后续运输环节争取宝贵时间窗口。
多式联运网络实现无缝衔接
创新推出"水铁直装"模式,在码头前沿直接完成铁路装车,减少传统模式下的3次倒运环节。同步开通5条疏港铁路专线,使铁矿石集疏港铁路占比从38%跃升至65%,公路短驳压力显著缓解。
精准库存管理释放堆场空间
应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数字化堆场,配合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货物定位精度达99.7%。库存周转周期由7.2天缩短至4.5天,堆场利用率提升40%,为连续作业提供空间保障。
政企协同打通最后一公里
与海关共建"先放后检"快速通道,检疫审批时间从48小时压缩至6小时。联合交通部门实施疏港道路错峰管制,重载卡车平均等待时间下降65%,形成港口与腹地联动的疏运生态。
该方案实施后,青岛港铁矿石年吞吐能力提升至1.8亿吨,客户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5%,为全球大宗商品港口疏运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