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新能源船舶运输试点进展,长江干线电动货船实测

阅读数:2025年07月24日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提升,新能源船舶成为航运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我国在长江干线开展的电动货船实测项目取得显著进展,为内河绿色航运提供了重要示范。

电动货船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最新测试数据显示,长江干线某型号电动货船单次充电续航能力突破300公里,完全满足支线运输需求。船舶搭载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组和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成功解决了传统电动船舶续航短、充电慢的痛点。

零排放运输助力长江生态保护

与传统柴油动力船舶相比,电动货船实现全程零排放,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0吨。实测期间,船舶噪音降低60%以上,显著改善了船员工作环境和沿岸居民生活质量。

智能充电网络配套逐步完善

沿江港口已建成12座专用充电站,采用"光伏+储能"的绿色供电模式。智能调度系统可实现30分钟快速补电,配合夜间低谷充电策略,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

政策支持推动规模化应用

交通运输部将新能源船舶纳入重点推广目录,对电动货船给予每吨位1500元的补贴。预计到2025年,长江干线新能源船舶占比将提升至15%,年减排量可达50万吨。

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新生态

该项目带动了电池、电机、电控等配套产业发展,已有20余家上下游企业加入产业联盟。下一步将重点突破船用固态电池技术,进一步提升船舶载货量和经济性。

随着试点成果的持续显现,新能源船舶正在重塑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格局,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航运力量。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大宗货物运输招标策略,中铁特货年度框架协议攻略

下一篇:欧盟碳关税下运输路径优化,鞍钢集团海运转中欧班列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