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07月16日
在物流行业的江湖里,“做精”与“做广”的争论从未停歇。有人推崇深耕细分领域,把一门生意做到极致,有人坚信网络覆盖越广、业务线越多,抗风险能力越强。但现实是,顺丰凭借“高端时效件+精准供应链”稳坐龙头,安能以“加盟制快运+全网覆盖”跻身万亿市场,满帮靠“车货匹配平台+跨领域延伸”持续扩张——它们用不同的路径证明了: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是否适配企业基因与发展阶段的战略。
一、做精:把专业护城河挖到地下十米
做精的核心,是聚焦核心业务,通过技术、服务、资源的深度投入,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壁垒。这种路径适合两类企业:一类是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另一类是具备差异化优势的头部玩家。
做精的优势,在于深度带来的不可替代性。
当企业把80%的资源投入到某一细分领域时,所能达到的服务精度与效率,往往远超什么都做的对手。例如,专注新能源电池运输的则一供应链,从车辆改装(防震、温控)、司机培训(应急处置)到线路规划(避开低限高路段),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电池安全做文章。其运输的电池破损率仅为行业平均的1/5,单票运费溢价达30%,客户续费率超90%。这种专业到骨子里的能力,让它在新能源物流赛道筑起了难以跨越的护城河。
做精的关键,是需求洞察与能力沉淀的双向奔赴。
做精不是盲目收缩,而是基于对客户痛点的精准把握,将有限的能力投入到最能创造价值的环节。比如,服务高端制造业的跨越速运,发现客户对夜间分拨+定制时效的需求远高于普通快递,于是专门搭建“航空+高铁+城配”的夜间运输网络,将长三角、珠三角的核心工厂与区域分拨中心的时效压缩至“次晨达”。这种“按需定制”的深度服务,让跨越速运在制造业物流市场的占有率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
但做精的风险,在于过度专业化的抗周期能力不足。
当行业需求发生剧烈变化时(如消费电子从高时效转向低成本),过度聚焦单一领域的企业可能面临客户流失风险。因此,做精的企业需要保留一定的“弹性”——例如,在核心业务之外拓展关联赛道(如从3C电子物流延伸至新能源精密仪器物流),既能巩固专业优势,又能分散风险。
二、做广:用网络效应编织覆盖全国的生态网
做广的核心,是通过扩大业务范围、区域覆盖或服务维度,构建“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粘性越强”的网络效应。这种路径适合资源充足、具备平台化思维的企业,或在行业上升期需要快速抢占市场的玩家。
做广的价值,在于“网络”带来的规模红利。
物流的本质是“资源的流动”,网络覆盖越广,资源整合能力越强。以满帮集团为例,其平台连接了全国200万+货主与400万+司机,覆盖95%的长途干线运输场景。这种全场景覆盖的能力,让满帮不仅能满足货主一站式找车的需求,还能通过数据积累衍生出“运价预测”“保险推荐”等增值服务。2024年,满帮的平台GTV突破3000亿元,其中增值服务收入占比已达28%,正是网络效应的直接体现。
做广的关键,是标准化与灵活性的动态平衡。
扩张过程中,企业常面临“规模不经济”的陷阱——业务线越多,管理成本越高;区域覆盖越广,服务质量越难统一。对此,头部企业的解法是“核心节点直营+非核心节点加盟”。例如,京东物流在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区域自建分拨中心与干线车队(确保时效与质量),在低线城市采用“加盟为主、直营督导”模式(降低运营成本)。这种有收有放的扩张策略,让京东物流的全国网络覆盖率从2020年的78%提升至2024年的92%,同时单票成本下降了12%。
但做广的挑战,在于协同难度的指数级上升。
当业务从单一运输延伸至仓储、跨境、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时,企业需要同时管理“运输-仓储-金融”的复杂流程,对组织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2023年,某头部物流企业因盲目扩张海外业务,导致国内分拨中心资源调配失衡,单季度亏损超5亿元——这正是做广不做精的典型教训。
三、做精与做广的本质:战略适配比非此即彼更重要
回到最初的问题:物流企业该做精还是做广?答案早已藏在企业的基因与阶段里。
初创企业或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应优先“做精”。选择一个需求明确、竞争较小的细分赛道(如冷链医药、跨境电商小包),通过“专业服务+客户口碑”积累原始资本,再逐步拓展。
腰部企业:可尝试“做精+微扩”。在巩固核心业务的同时,向关联领域延伸(如从3吨以下零担拓展至3-10吨大票),通过“小步快跑”验证新业务模式,避免激进扩张的风险。
头部企业:需“做广+做精”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全国甚至全球网络扩大规模(如顺丰的国际快递线),另一方面在核心领域(如高端供应链)持续投入,用广度支撑精度,用精度反哺广度。
结语:物流的本质是“适配”
物流行业的魅力,在于它既需要十年磨一剑的专注,也需要开疆拓土的魄力。做精的企业,像深扎土壤的乔木,用专业根系抵御风雨;做广的企业,像覆盖四野的森林,用规模网络拥抱阳光。但无论选择哪条路,最终的目标都是“更懂客户、更高效能、更有韧性”。
毕竟,物流的终极价值,从来不是运得多快、运得够多,而是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把正确的货物送到正确的人手中——而这,需要做精的耐心,更需要做广的智慧。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