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10月12日
在物流、矿山、港口及各类工业场站,地磅称重是物料交接与成本核算的核心环节。传统人工值守模式存在效率低下、易出误差、甚至管理漏洞等问题。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智能地磅应运而生,正推动场站称重全面迈向无人化、智能化值守的新阶段。
智能地磅实现无人化值守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高度集成且自动运行的闭环系统。该系统通常由几个关键部分协同工作。首先,是具备高精度传感器和稳定性的数字式智能地磅本体,它是可靠数据采集的基石。车辆上磅后,系统通过部署在进出口的RFID射频识别、高清摄像头AI车牌识别等技术,自动采集并核对车辆信息,取代了人工登记环节。
随后,在车辆完全停稳在称重台后,系统自动完成重量数据采集。为防止车辆未完全上磅或司机不规范操作导致数据失准,系统会通过红外对射检测器、视频监控AI行为分析等辅助手段进行智能判断,确保称重过程的规范性。所有数据,包括重量、车牌号、时间戳、现场抓拍图片等,通过物联网网关实时上传至云端或本地数据中心。
在后台,智能称重管理软件平台扮演着“大脑”的角色。它自动处理接收到的数据,生成完整的称重记录,并可与企业现有的ERP、财务等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即可通过电脑或手机APP远程监控所有称重作业的实时状态,查阅统计报表,极大提升了管理便捷性与透明度。
智能地磅无人化值守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最直接的是人力成本的大幅降低,企业无需再安排司磅员三班倒值守。其次,称重效率得到质的飞跃,车辆过磅速度加快,有效缓解场站拥堵。在公正性方面,系统自动记录,杜绝了人为干预和作弊的可能,保证了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同时,所有操作数据留痕,便于追溯与审计,提升了整体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当然,实现成功的无人化值守也需要考虑一些关键因素。稳定的网络环境是数据实时传输的保障;针对复杂天气(如雨雪雾)下的识别准确率,需要选择性能优异的硬件和不断优化AI算法;此外,建立完善的异常情况处理机制也至关重要,例如设置一键呼叫对讲系统,当系统识别到异常时,车辆司机可与远程控制中心人员直接沟通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智能地磅通过融合感知、传输、分析与控制技术,真正实现了场站称重7x24小时不间断的无人化高效运营。这不仅是技术应用的升级,更是场站管理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降本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技术的持续演进,未来的智能地磅系统将更加智能、可靠,应用场景也将进一步拓展。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