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10月05日
在全球化竞争与技术浪潮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已从可选项变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正引领着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能。智能制造并非简单的自动化升级,而是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尖端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制造系统的感知、决策、执行与学习能力。它追求的是生产过程的柔性化、精准化与高效化。
工业互联网则构成了支撑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设施。它通过构建连接人、机、物全面互联的网络体系,实现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数据的深度采集、实时流通与高效汇聚。这如同为制造业铺设了“数字神经网络”,使得海量数据得以转化为有价值的洞察。
二者的融合,本质上是“制造能力”与“连接能力”的化学反应。具体实践体现在多个层面:一是设备互联与数据采集。通过为传统机床、生产线加装传感器与通信模块,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数据上传,为优化运维、预测性维护奠定基础。二是平台赋能与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汇聚的数据进行清洗、管理、建模与分析,从中挖掘工艺优化、能效提升、质量改进的潜在空间,驱动智能决策。三是业务协同与模式创新。基于云端协同平台,企业能够实现内外部资源的动态配置,推动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的发展。
例如,某装备制造企业通过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分散在不同厂区的生产设备连接起来,构建了企业的数字孪生模型。管理者可以远程实时洞察整个生产体系的状况,系统还能根据订单变化、物料供应等因素,智能调整生产计划,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和订单交付能力。这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整个运营模式的重构。
当然,迈向深度融合的道路也面临挑战,包括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不同设备与系统的集成互通、以及复合型人才的短缺等。这要求企业必须制定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同时注重组织文化与技能的同步升级。
展望未来,随着5G、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成熟,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更加深入,推动制造业向更加智能、绿色、柔性的方向演进。对于企业而言,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深化技术应用与业务创新,将是构筑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