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煤炭运输中间环节压缩,直供模式受青睐

阅读数:2025年10月13日

近期,煤炭行业供应链优化成为关注焦点。随着能源保供压力增大和物流成本持续高企,传统多环节煤炭运输模式暴露出效率低、损耗大等弊端。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探索直供模式,通过压缩中间环节实现降本增效。

煤炭作为大宗商品,其物流成本约占最终价格的30%-50%。传统运输链条通常包含矿区、集运站、港口、分销商等多重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装卸、仓储和管理费用。这不仅推高了终端价格,还延长了交货周期。特别是在供需紧张时期,冗长的供应链容易放大市场波动。

直供模式的核心在于建立矿企与终端用户间的直接通道。电厂、钢厂等用煤大户可直接与重点煤矿签订长期协议,采用铁路专线或定点公路运输实现点对点供应。这种模式有效减少了中间商转手和多次倒垛造成的损耗。数据显示,直供运输较传统模式可降低物流成本15%以上,运输时间缩短约30%。

值得注意的是,直供模式的推广需要配套体系支撑。铁路部门开辟煤炭运输绿色通道,一些地区建设专用集疏运线路,为直供创造了基础设施条件。同时,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实现了运输全程可视化,帮助供需双方精准掌控发运、在途和库存情况。



这种变革正在重塑煤炭流通格局。大型能源集团加快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一体化供应链体系。部分贸易商开始转型为物流服务商,提供专业化第三方运输服务。市场格局从分散多层向集约高效转变,这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当然,直供模式也面临区域性不平衡问题。煤炭主产区与消费地距离较远,完全绕过所有中间环节并不现实。未来可能需要"干线直供+区域配送"的混合模式,在保证主干通道效率的同时,发挥区域市场的灵活调节作用。

业内专家指出,煤炭物流改革是能源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随着公转铁政策推进和运输结构调整,直供模式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这不仅有助于稳定煤炭供应,还将促进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能源安全提供更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煤炭运输体系的优化仍需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共同发力。通过创新组织模式和深化供应链合作,我国煤炭物流效率有望实现新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能源支撑。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大数据预测助力煤炭运输精准调度

下一篇:主要煤炭运输干线运能释放进入新阶段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