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跨境物流通道持续拓展,国际供应链韧性增强

阅读数:2025年10月10日

近期,全球贸易格局深刻调整,国际供应链稳定面临考验。在此背景下,中国跨境物流通道建设按下“快进键”,多元化国际物流体系加速成型,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注入了强劲动力。

陆海空铁协同发力,物流网络越织越密。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量持续增长,成为连接中国内陆与东盟地区的便捷大动脉。中欧班列表现尤为亮眼,线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开行数量和货物运量逆势上扬,有效缓解了欧亚大陆间的物流梗阻。东部沿海主要港口航线网络持续加密,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稳步推进,全货机航线网络日益完善,形成了立体联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这种多点突破、多路并进的格局,显著降低了单一通道中断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基础设施“硬联通”与管理服务“软联通”双轮驱动。一方面,关键枢纽节点能力持续提升。一批现代化港口、机场、铁路口岸完成升级改造,自动化码头、智能仓储设施广泛应用,大幅提升了货物处理效率和吞吐能力。另一方面,通关便利化改革深入推进。“单一窗口”国际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跨境贸易单据电子化流转加速推广,口岸整体通关时间保持压缩态势。海关、边检、物流企业间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不断加强,为跨境物流畅通提供了制度保障。

海外仓网络与智慧物流技术构筑韧性基石。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中国企业海外仓建设进入快车道。从布局看,海外仓正从欧美主要市场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延伸,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球、协同高效的仓储物流体系。这些海外仓不仅具备传统的仓储功能,更融合了本地配送、售后支持、营销展示等增值服务,成为延伸供应链、贴近终端市场的重要支点。同时,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跨境物流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实现了货物从起运到送达的全流程可视化、可追溯,增强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弹性。



跨境物流通道的持续拓展,深刻反映了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维护国际供应链稳定的决心与行动。一个更加畅通、高效、可靠的国际物流体系,不仅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跨境物流将继续向智能化、绿色化、平台化方向演进,国际供应链的韧性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煤炭运输安全保障技术创新应用案例

下一篇:区块链技术在物流溯源中的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