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10月22日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与严苛排放法规的双重驱动下,重卡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电动化变革。国内外主流商用车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密集推出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产品,旨在抢占未来零排放运输市场的制高点。
中国重汽、福田戴姆勒等国内龙头企业近期陆续发布多款电动重卡车型。这些产品不仅覆盖牵引车、自卸车等主流品类,更在核心三电系统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以中国重汽最新推出的豪沃TX电动牵引车为例,其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支持最大350公里续航里程,满足多数干线物流场景需求。同时,该车型配备双枪直流快充技术,可在1小时内完成80%电量补给,有效缓解用户里程焦虑。
国际巨头同样加快布局步伐。戴姆勒卡车宣布将在2025年前推出近20款零排放车型,其首款量产电动重卡eActros已在欧洲市场交付使用。该车型采用模块化电池设计,用户可根据运输任务灵活选择3-6组电池组合,实现最远500公里运营里程。沃尔沃卡车则同步推进纯电与燃料电池两条技术路线,最新发布的FH Electric重卡已具备44吨总重的长途运输能力。

行业专家指出,当前电动重卡发展仍面临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挑战。但随着换电模式标准化进程加速,以及高速服务区超充网络持续完善,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重卡在部分应用场景将初步具备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特别是在港口、矿山等固定线路场景,电动重卡凭借低噪音、零排放特性已形成规模化应用。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也是重要推动力。中国生态环境部明确要求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比例不低于80%,多个省市已出台专项补贴政策。欧洲最新碳排放法规要求2030年新车排放较2019年降低30%,这迫使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化技术与电动化平台正在深度融合。陕汽德龙X6000电动重卡标配车联网系统,可实时监控电池健康状态并优化充电路线规划。斯堪尼亚最新一代电动卡车更将自动驾驶技术与电驱动系统深度集成,实现能耗降低10%以上。

随着电池成本持续下降和充电效率提升,重卡电动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业内分析认为,未来三年将是技术路线定型与市场格局重塑的关键期,具备完整产品矩阵与核心技术储备的企业将赢得更大市场份额。从混合动力过渡到纯电驱动,再到氢燃料电池的多元技术路径,正共同推动着重卡行业向零排放目标稳步迈进。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