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冷链物流电动化加速,新能源货车攻占高端市场

阅读数:2025年09月28日

近日,一批搭载智能温控系统的电动冷藏车正式投入华东冷链干线运输,标志着新能源货车正式向高端物流领域发起冲击。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冷链物流行业正迎来电动化转型的关键窗口期。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2023年国家层面连续出台《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新增冷链运输车辆新能源比例不低于30%。与此同时,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实现突破,能量密度达到180Wh/kg以上,配合液冷温控系统,可使4.5吨级冷藏车续航突破350公里。比亚迪、福田汽车等企业推出的新一代电动冷藏车,已具备-25℃至25℃宽温区调控能力,完全满足高端生鲜、医药冷链运输需求。



运营成本优势凸显



以日均行驶200公里的冷链配送场景计算,电动冷藏车较柴油车单公里能耗成本降低60%。某物流企业算过一笔账:按6年运营周期,电动车型总成本可节约28万元,这尚未计入部分城市给予的新能源货车路权优先和停车费减免政策红利。更关键的是,电动车辆震动小、噪音低的特性,能有效保障草莓、三文鱼等易损商品品质,降低货损率3-5个百分点。



高端市场破局之道

以往新能源货车主要应用于城市配送场景,如今开始向高端干线运输渗透。京东物流近期投用的50台智能电动冷藏车,配备毫米波雷达和5G模块,可实现运输全程温湿度云端监控。这类车型虽然单价较传统车辆高出40%,但通过车电分离、融资租赁等模式,有效降低了用户初始投入成本。行业专家指出,未来三年将是冷链电动化关键期,预计2025年新能源冷藏车市场渗透率将达15%。

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仍是主要瓶颈,特别是冷链园区大功率充电桩覆盖率不足30%。但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最新发布的"麒麟电池"支持10分钟快充400公里续航,有望解决里程焦虑问题。同时,氢燃料电池冷藏车也开始在京津冀等示范区试运行,为零排放冷链运输提供更多选择。

随着生鲜电商和医药冷链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货车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在智能化、轻量化技术加持下,这场绿色变革将重塑冷链物流竞争格局。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新能源货车市场井喷在即

下一篇:区域示范效应显著,新能源货车普及超预期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