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11月10日
最近和几个做物流的朋友喝酒,聊起运输成本这事儿,大家都是一肚子苦水。老张说他上个月光燃油费就超了预算十五个点,李总抱怨现在司机工资涨得比房价还快。我抿了口啤酒,忍不住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公司也在这坑里打转。
那时候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油价涨了就跟供应商扯皮运费,时效慢了就逼着车队加班。财务那边天天催着降本,可这成本就像攥在手里的沙子,越用力漏得越快。直到后来硬着头皮上了TMS,才慢慢摸到点门道。
说实话,刚开始接触TMS那会儿,我也犯嘀咕。这不就是个高级点的调度系统么?能有多大用?可当你真正把那些零零散散的运输数据全都归拢到一起,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原来我们每年光因为临时找车多花的冤枉钱,就够再雇两个调度了。那些看似合理的线路,放在全网络视角下一看,简直就是在画迷宫。

记得最清楚的是去年双十一前,我们按惯例要做旺季运输方案。往年这时候就是拍脑袋,哪个区域货多就多派几辆车。今年试着用TMS跑了遍模拟,结果发现如果把华东和华南的零担货物合并发车,再用系统智能拼单,光这一项就能省下小二十万。当时团队里几个老调度直摇头,说这电脑算出来的东西不靠谱。结果呢?旺季过后一算账,单公里成本降了八个点。
不过要说TMS就是万能灵药,那也太扯了。这东西说到底就是个工具,关键还得看人怎么用。我们刚开始那阵子,系统里导出的最优路线确实漂亮,可实际跑起来才发现,有些路段白天限行,有些仓库半夜不收货。后来逼着每个司机都装了移动端,实时反馈路况和异常,这才慢慢把系统的理论和地面的实际给对上。
现在回头看,用好TMS最重要的反而不是技术,而是改变思维。以前我们算成本就是运费加管理费,现在得看全链路。比如系统提示某条线路改用更大型的货车能降本,我们就会连着装卸效率、货物破损率一起算。有时候看似每车运费高了,但整体算下来反而更划算。
最近让我特别有感触的是,TMS帮我们发现了几个“隐形”成本黑洞。有个合作了三年多的供应商,报价一直很优惠,可系统分析显示他家车辆的等待时间比行业平均多出两小时。去现场蹲了两天才弄明白,他们的装卸流程有问题,司机得帮着搬货。这笔隐形成账算了进去,所谓的“优惠价”反而成了最贵的。
当然我也得承认,这套东西推行起来并不轻松。老员工抵触,数据录入麻烦,初期投入也不小。有时候半夜看着系统报表,自己都会怀疑这么折腾值不值得。但当你某天突然发现,再也不用为每个季度的成本分析会焦头烂额,不用再和车队为了几块钱的运费扯皮,那种踏实感,确实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现在我和团队说得最多的是,TMS不是用来省钱的,是用来赚钱的。它让我们终于有机会跳出那些琐碎的日常操作,真正站在全局角度看运输这摊事。就像给你配了副眼镜,原来模糊一片的成本构成,现在每个细节都清清楚楚。
上个月去总部开会,财务总监看着运输报表直纳闷,问我们是不是换了批便宜的供应商。我笑了笑没说话,心里想着,变的哪是供应商,是我们终于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算账了。
这路上我们摔过跤,走过弯路,但现在至少知道了方向在哪。如果你也在为运输成本发愁,不妨先从理顺数据开始。别看那些数字枯燥,里面可都藏着真金白银呢。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