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11月06日
凌晨三点,我又一次在配送站的嘈杂声中醒来。手机上十几个未接来电,全是客户催件的。最后一公里就像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吞噬着我们的时间、金钱,还有睡眠。
直到上个月参加行业交流会,听老张说起他们正在用的TMS一体化方案。他说这话时眼角带着笑,那是一种我很久没在物流人脸上见过的松弛感。当时我还半信半疑,现在想想,那可能就是绝望太久的人突然看见曙光时的表情。
这套系统最打动我的,是它把那些支离破碎的环节都串起来了。以前调度靠吼,路线靠猜,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见所有车辆的位置。哪个司机堵在哪个路口,哪个小区的快递积压了,系统自动就能重新规划路线。昨天下午突降暴雨,我们的配送员居然比平时还早收工——系统提前预警,自动调整了配送顺序。
记得第一次使用智能调度那天,老陈在对讲机里愣了半天:“今天这路线谁排的?太懂行了。”他不知道,那是AI根据实时路况、客户偏好甚至天气情况算出来的最优解。以前每个司机每天最多送80单,现在轻轻松松破百。最让我欣慰的是,投诉电话少了,司机们的抱怨也少了。
其实最难的不是技术,是改变人的习惯。刚开始推行时,好几个老调度员私下找我,说用不惯这些新玩意儿。我理解他们,在这行干了二十年,突然要让电脑来指挥,换谁都不舒服。但当我带着他们看系统如何把零散的订单智能拼车,如何预测明天哪个片区订单会爆发式增长,他们渐渐沉默了。老李现在逢人就夸:“这系统比我还懂这个城市。”
上周末,我破天荒陪孩子去了趟动物园。看着猩猩在树上荡来荡去,突然觉得我们以前的配送模式就像它们——全靠体力硬撑。而现在,我们终于学会了使用工具。回程时收到系统推送的周报,配送准时率破天荒达到98.6%,燃油成本降了18%。这些数字在报表上只是冷冰冰的指标,但对每个物流人来说,意味着终于能在晚饭前到家,意味着手机不用24小时待命。

当然,这套系统不是万能药。它需要每个环节的配合,需要司机习惯在APP上确认送达,需要调度员学会看数据报表,需要管理者改变拍脑袋决策的旧习。有时候系统推荐的路线看起来绕远,实际上却避开了学校放学时的拥堵;有时候它把两个方向完全相反的订单拼在一起,开始我们都不理解,后来才发现这样能让司机少跑五公里空车。
现在深夜醒来,我还会习惯性地摸手机。但不再是看未接来电,而是看看系统自动生成的明日预报表。屏幕上那些流动的线条和光点,像城市的血脉,而我们的配送网络,终于成了其中畅通无阻的一部分。老张昨天发来消息,说他女儿今年高考志愿填了物流管理。放在半年前,我肯定会劝他三思,但现在,我突然觉得这个选择挺靠谱。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