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矿产数字化转型典范:这家企业如何实现降本增效

阅读数:2025年11月05日

那天我站在矿区最高的观景台上,手里攥着父亲三十年前在这里拍的老照片。照片里是密密麻麻的安全帽和此起彼伏的哨声,而现在,整个矿区安静得能听见风声。只有几台无人驾驶矿卡在远处缓缓移动,像棋盘上自主行走的棋子。



你可能想象不到,就在三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每天晨会要统计上百个班组的位置,调度室的黑板上写满了潦草的粉笔字。老师傅们靠着经验判断设备状态,检修总是发生在故障之后。最让人头疼的是,明明知道效率在流失,却像攥在手里的沙子,看得见抓不住。

转变是从给每台设备装上“身份证”开始的。起初老师傅们都在笑,说我们挖矿的怎么玩起互联网那套。但当第一台破碎机的振动数据提前三天预警了轴承故障,避免了一次全线停产,大家才意识到,这些冰冷的数字原来会说话。

我们给每台设备都装上了传感器,就像给矿山装上了神经末梢。电铲的每一次起落,传送带的每一圈转动,都在默默生成数据流。这些数据汇聚到中控室的大屏上,渐渐勾勒出整个矿山的数字镜像。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动态更新的三维模型时,突然理解了什么是“数字孪生”——它不只是模型的复制,更像是给矿山创造了一个永不停歇的数字灵魂。

记得有个老调度员盯着大屏看了半天,喃喃自语:“这就像给矿山做了个CT。”他说得真对,我们现在能透视设备内部的运行状态,能预测岩层的变化趋势。过去要派三个人冒着风险去测量的边坡位移,现在无人机飞一圈就全清楚了。

但真正让数字化落地的,是人。最初大家都担心会被机器取代,直到我们发现,数字化解放的是人的双手,却放大了人的价值。年轻的技术员学会了分析数据曲线,老师傅的经验被编码成算法,那些重复、危险的工作交给了自动化系统。最让我感动的是,几位快退休的老矿工主动要求学习操作远程控制系统,他们说想在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尝尝“穿着西装挖矿”的滋味。

当然这条路并不平坦。系统偶尔会误报,网络会中断,暴雨天信号会丢失。有次因为一个传感器的漂移误差,我们白更换了一套完好的液压系统。这些教训让我们明白,数字化不是万能的,它需要与传统经验相互滋养。就像老矿长说的,再智能的系统也得听得懂矿山的“呼吸”。

现在走进我们的调度中心,你会看到完全不同的场景。大屏上实时跳动着设备状态、矿石品位、能耗数据,智能系统在不停计算最优的生产方案。而人们在做更有创造性的事——分析异常数据背后的原因,优化生产流程,思考如何让整个系统更智能。

上个月,父亲来矿区看我。我带他看无人钻机自动定位钻孔,看自动驾驶矿卡沿着最优路径行驶,看中控室里年轻人用平板电脑调度整个矿山。他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我们那时候是靠力气吃饭,你们现在靠的是智慧。”

是啊,当矿山的尘土遇上数字的清风,改变的不仅是生产方式,更是我们对矿业的理解。它不再是傻大黑粗的代名词,而是变成了需要精细运营的复杂系统。这种转变很慢,慢到每天几乎感觉不到;但又很快,快到三年时间就重塑了一个传统行业的面貌。

站在观景台上,夕阳给整个矿区镀上一层金色。无人矿卡还在不知疲倦地工作,中控室的灯光已经亮起。我知道,在这片看似安静的土地下,正流动着两条河——一条是亿万年前形成的矿脉,一条是此时此刻奔涌的数据流。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两条河流和谐共舞,奏出这个时代最特别的矿业之歌。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智慧矿山如何炼成?三大数字化转型案例揭秘

下一篇:案例深度剖析:矿产企业如何借数字化转型破局增长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