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11月12日
最近和几位物流圈的老友喝酒,聊起成本控制这个老话题。老王猛灌一口啤酒,苦笑着说他们公司上半年光运输费用就超预算百分之十五,老板天天拍桌子骂人。我默默掏出手机,给他看了我们物流部门这半年来的成本曲线——一条平稳下滑的漂亮弧线。
秘密就在那个被很多人当成电子表格升级版的TMS系统里。
订单整合的艺术
刚开始接触TMS时,我也觉得不就是把纸质运单电子化嘛。直到那个暴雨天,系统自动把三个客户的零担订单拼成整车,省下整整四千块运费,我才恍然大悟。TMS的智能合单功能,就像个精明的中间商,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把那些看似不相关的订单撮合到一起。
记得上个月,我们有批家电要发往城西,同时服装厂有批货要送到相邻区域。手动调度根本不会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但TMS在十分钟内就给出了合并方案。不是简单的A+B,而是重新规划了装货顺序、停留时间,连司机午饭时间都算进去了。
路径优化不是纸上谈兵
去年双十一前,我们新来的调度员小张自信满满地手划了二十条配送路线。我把数据录入TMS,结果系统给出的方案比他的版本少跑三百公里。小张当时就懵了,嘟囔着“机器懂什么实际情况”。
我让两个方案同时跑了一天。晚上数据出来,TMS组的车辆平均时速高出百分之十五,油耗降了百分之十二,司机回传的现场照片里笑容都多了几分。那些看不见的转弯等待时间、红绿灯概率、路段施工信息,系统算得明明白白。
现在遇到突发路况,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抓着头皮一个个打电话改路线了。系统实时推送新方案,司机在手机上一点就能继续送货。
运费对账从噩梦变美梦

干物流最头疼的就是月底对账。二十多家承运商,不同计价方式,还有数不清的异常费用。财务部的小李每次见到我拿着厚厚一叠对账单出现,表情就像要上刑场。
TMS的自动对账功能上线第一个月,效果立竿见影。系统把运输任务和结算规则自动匹配,该多少就是多少。有次承运商多算了五百块加班费,系统直接标红拒绝。对方老板打电话来理论,我把系统记录的时间节点、合同条款截图发过去,电话那头沉默片刻,说了句“我再核实一下”就挂了。
异常管理要打提前量
做物流这么多年,我深刻体会到——问题不是会不会发生,而是什么时候发生。TMS最让我惊喜的不是事后分析,而是事前预警。
上周系统提示某辆冷链车的温度传感器数据异常波动,调度立即联系司机,发现制冷机出了小毛病。在货物变质前就解决了问题,避免了几万元的损失。这种防患于未然的能力,比任何事后补救都来得实在。
数据驱动的持续改善
以前开经营分析会,各部门拿出的数据总对不上。现在TMS的数据驾驶舱成了我们的指挥中心,每辆车、每个司机、每条线路的表现一目了然。
上季度我们发现某条线路的空驶率偏高,深入分析后调整了回程货源组织方式,这个月就见到了成效。数据不会说谎,它只是安静地告诉你哪里还有提升空间。
说到底,TMS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黑科技,它就像个不知疲倦的智能助手,把我们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做更值得投入精力的事情——比如思考如何优化整个供应链,比如陪家人吃顿安稳饭。
今晚老王又打电话来,说他们公司终于决定上TMS了。我在这头笑着抿了口茶,仿佛听见他们老板拍桌子的声音小了一些。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