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11月18日
那天凌晨三点,我又一次被电话吵醒。司机老张在三百公里外的服务站打来求助,车辆突然熄火怎么都启动不了。挂掉电话后我瘫坐在沙发上,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五起车辆故障。望着窗外渐渐泛白的天色,我突然意识到,再这样靠人盯人的方式管理车队,迟早要把自己累垮。
转变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物流行业交流会上认识了做技术开发的老王,他给我看了他们正在研发的智慧车队管理系统。说实话,刚开始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我见过太多华而不实的“智能系统”,最后都成了摆设。但老王的一句话打动了我:“这不是要取代你的经验,而是让你的经验更有价值。”
系统上线的第一个月,我就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每天早上打开手机,所有车辆的实时位置、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哪辆车该保养了,哪条线路运营成本最高,系统都会主动提醒。最让我惊喜的是智能调度功能,它能够根据实时路况、车辆载重和配送时效要求,自动生成最优的配送路线。记得有次临时接到加急订单,要在四小时内将一批医疗器械送到邻省,放在以前至少要花半小时规划路线、调配车辆,现在系统几分钟就给出了方案,还预留了突发情况的缓冲时间。
老张最初对新系统很抵触,总觉得这些电子设备在监视他。直到有次系统预警他驾驶的车辆轮胎胎压异常,及时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爆胎事故,他才彻底信服。现在他反而成了系统的忠实拥护者,经常跟其他司机炫耀:“这玩意儿比老婆还贴心,连我喝水少都要提醒。”
当然,转型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段时间系统频繁报警,显示某辆车的油耗异常偏高。我调取了这辆车三个月的运行数据,发现每次都是同一条线路、同一个司机驾驶时出现这种情况。找司机谈话后才知道,那条线路有段长上坡,司机习惯猛踩油门冲坡。我们针对性地对司机进行了节能驾驶培训,一个月后这辆车的油耗就恢复了正常。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再智能的系统也需要与人的经验相结合。
如今,我的办公室墙上不再挂满各种表格和调度图,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实时显示车队运营数据的大屏。每辆车的运行轨迹都变成了一条条流动的光带,在电子地图上蜿蜒前行。看着这些数据流,我仿佛能感受到车队跳动的脉搏。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早几年用上这样的系统,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不眠之夜了。
技术永远只是工具,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让技术为人服务。现在的我依然会接到深夜电话,但更多是好消息:这个月燃油成本又降了五个百分点,客户投诉率创下新低,司机们的收入也因为效率提升而增加了。放下电话,我总能安心入睡。
或许这就是科技的意义——不是创造冷冰冰的机器,而是让每个在路上奔波的人,都能更从容地抵达目的地。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