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48小时内连遭平台与监管重击,中通事件警示:物流“潜规则”已露头就打

阅读数:2025年11月14日

10月底的两则消息,在行业内激起千层浪。10月27日,抖音电商宣布清退4家物流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中通旗下的中通冷链,原因是其提供“虚假物流轨迹”等服务;次日,国家邮政局约谈中通快递,直指其经营行为不规范、随意调整规则、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两天之内,平台清退与监管约谈接踵而至,并非偶然,而是给整个物流行业敲响了警钟:过去那套"差不多就行"的玩法,彻底行不通了。

01"假轨迹",电商繁荣下的“影子游戏”

“虚假物流轨迹”背后,是电商高速发展下被长期忽视的灰色地带。部分商家为满足平台发货时效要求,与物流商合谋上演“空包”戏码:先生成虚假发货轨迹应付系统考核,实际货物可能尚未出库,或通过更便宜的线下渠道流转。这种行为不仅欺骗平台与消费者,更扰乱了整个电商信用体系。

抖音作为内容电商的领军平台,此次清退行动表明:平台对物流数据真实性的要求已经从“有没有”升级为“真不真”。在用户体验决定竞争力的当下,平台不再容忍任何损害信任基础的行为。这一重拳也警示所有物流企业:依靠技术漏洞钻空子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02约谈中通,监管部门到底在敲什么警钟?

国家邮政局指出的“随意调整运营规则”问题,直指加盟制快递企业的管理痛点。

中通是加盟制,总部定目标,加盟商扛指标。为了冲业务量,部分地区公司今天改考核规则,明天降派费,后天加罚款。这种“以罚代管”的粗放模式,压力层层传导,最终将成本转嫁给末端网点和快递员,导致服务质量滑坡与队伍不稳定。此次约谈传递明确信号:快递企业需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运营”。监管部门对网络稳定、服务标准与员工权益的重视,已经提升到与业务量同等重要的位置。那些仍沉浸在“以价换量”旧剧本中的企业,或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视。

 image.png

03冷链不“冷”,暴露的是行业通病

中通冷链此次被抖音点名,尤为值得关注。作为增速迅猛的细分赛道,冷链物流因高附加值和高要求,本应代表行业的先进水平。然而,如果连头部企业也卷入数据造假,反映出新兴领域同样存在“重市场开拓、轻运营规范”的风险。生鲜、医药等品类对温控与时效要求极高,虚假物流轨迹可能直接导致商品变质失效。这不仅关乎消费体验,更涉及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责任。这一事件警示所有专业物流企业:细分领域的专业性必须建立在真实、透明的运营基础上,否则“专业”二字将名不副实。

 image.png

04物流公司的三条路,从“被动合规”到“主动建设”

此次事件为整个物流行业提供了三重启示:

1. 数据诚信成为基础设施

在电商与物流系统深度绑定的今天,物流数据已不再是内部运营信息,而是平台信用体系的一部分。伪造轨迹如同做假账,一旦被发现,将同时失去平台与消费者的信任。物流企业需将数据真实性视为生命线,加大技术投入确保全链路真实、可溯。

2. 网络稳定性优于规模扩张

快递企业应重新审视加盟商管理与网络健康度。规则的稳定性、派费的合理性、员工的稳定性,直接决定末端服务品质。牺牲网络健康换取的业务增长,最终会损害品牌价值。

3. 专业化不等于豁免权

冷链、跨境、供应链等专业赛道玩家,更应珍惜羽毛。专业化意味着更高的责任与标准,不能因为技术或模式的新颖而忽视运营基本功。只有将“专业”建立在“规范”之上,才能赢得长期信任。

 image.png

05合规,是未来最大的竞争力

中通在48小时内连遭两次重击,既是教训也是预演。平台和监管已经亮明态度:问题企业,露头就打。过去十年,物流行业习惯了高速增长,习惯了用规模换空间。现在风向变了,从"流量时代"进入"质量时代",从"价格战"转向"合规战"。

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升级系统的,还在靠压榨末端保利润的,还在侥幸心理觉得"查不到我头上"的企业,其实都在悬崖边上。对于真正致力于长期发展的企业而言,这场“合规风暴”不是寒冬,而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唯有将合规内化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下一轮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广西某物流企业×大道成:大宗物流智能革命的实践者

下一篇:新能源物流车的三大"焦虑症":充电、续航、残值,供应链如何对症下药?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