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大宗物流行业碳中和路径与认证标准

阅读数:2025年04月25日

在全球气候治理背景下,大宗物流行业作为碳排放重点领域,其碳中和进程直接影响"双碳"目标实现。本文将从技术路径、管理机制及认证体系三个维度,系统解析行业减碳方案。

一、碳中和实施路径

1. 能源结构转型

电动重卡与氢能运输工具的规模化应用可降低公路运输环节85%的碳排放。某头部物流企业试点数据显示,采用换电模式的重卡车队单公里碳排量降至0.12kg,较柴油车下降91%。

2. 多式联运优化

构建"公铁水"协同运输网络可提升能效30%以上。典型案例显示,煤炭运输采用"铁路+港口皮带机"方案后,吨公里碳排放较纯公路运输降低76%。

3. 数字化碳管理

区块链技术的货运调度系统能实现运输路径动态优化。某国际物流平台应用AI算法后,空驶率从38%降至12%,年减排达42万吨CO₂。

二、国际认证标准体系

1. ISO 14064体系

该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温室气体清单,包含范围1-3排放核算。通过认证的企业平均可识别15%的潜在减排点。

2. PAS 2060规范

英国标准协会的碳中和认证要求企业实现年度减排5%的硬性指标。目前全球仅17%的物流企业通过该认证。

3. GLEC框架

全球物流排放委员会制定的计算准则,已获包括DHL在内的76家跨国企业采用,其船舶运输碳核算误差率控制在±2.1%。



三、本土化实践建议

1. 建立碳资产台账

建议企业采用MRV(监测-报告-核查)系统,某试点项目显示数字化管理可使碳数据采集效率提升20倍。

2. 参与碳市场交易

深圳某物流集团通过CCER项目开发,年获碳收益超800万元,抵消了12%的运营排放。

3. 供应链协同减排

要求供应商签署绿色协议的企业,其范围3排放平均降低19%。某汽车物流商通过轮胎供应商技术升级,单车减排达7.3kg/百公里。



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新能源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和跨境认证标准互认障碍。预计到2025年,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容和氢能走廊建设,大宗物流碳中和成本将下降40%。企业需提前布局碳中和技术路线图,通过国际认证提升绿色竞争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大宗物流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下一篇:大宗物流运输企业设备预测性维护策略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