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04月24日
一、碳排放核算方法创新
1. 基准年数据采集
采用"装载量×运输距离×排放因子"核心公式,其中:
- 柴油货车排放因子调整为2.89kgCO2e/吨公里(含空载率修正)
- 新增电动货车动态因子(0.45kgCO2e/吨公里,电网排放强度关联)
2. 数字化监测要求
2025年起强制安装北斗-GPS双模终端,实现:
- 实时载重监控(误差≤3%)
- 路径优化算法减排量计入
二、减排技术路径
1. 装备升级
- 推广35吨级纯电动自卸车(续航≥300km)
- 试点氢燃料电池搅拌车(单趟减排82%)
2. 运营优化
- 建立区域共享运力池(空载率可降至18%)
- 夜间错峰运输(降低空调能耗40%)
三、政策协同机制
1. 碳普惠激励
- 新能源车每吨公里补贴0.15元
- 碳排放强度达标企业优先获取运输资质
2. 碳市场衔接
试点将砂石运输纳入区域碳交易(重庆经验显示可降低履约成本23%)
当前行业面临电动化改造成本高、充换电设施不足等挑战,建议通过:
① 建立砂石绿色运输产业联盟
② 开发专项绿色金融产品
③ 推广光伏+充电桩一体化站场
(注:全文数据来源于交通运输部《建材物流低碳发展白皮书》及笔者实地调研)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