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05月07日
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跨境物流的效率与标准化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2025年即将实施的跨境物流地磅计量认证互认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被视为推动国际物流标准化的重要里程碑。该协议由国际物流协会(ILA)牵头,联合全球主要经济体共同制定,旨在统一地磅计量标准,减少重复检测,降低贸易成本。
协议的核心内容
协议的核心在于建立全球统一的地磅计量认证体系。传统跨境物流中,货物运输需在不同国家重复进行地磅计量,不仅耗时,还可能因标准差异引发争议。新协议通过互认机制,允许经认证的成员国地磅数据直接通行,大幅简化流程。例如,中国出口至欧盟的货物,若已通过中国认证的地磅检测,欧盟海关可直接采纳数据,无需二次称重。
此外,协议明确了地磅设备的校准标准与技术规范,要求成员国采用符合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设备,并定期接受国际第三方审核。这一举措将显著提升数据的可信度与透明度。
对行业的影响
协议的落地将带来多重利好。首先,企业物流成本预计降低15%-20%,尤其是对大宗商品贸易商而言,每年可节省数百万美元的检测费用。其次,通关效率提升将缩短供应链周期,助力跨境电商等高时效性行业的发展。例如,东南亚至北美的海运时间有望因流程简化减少3-5天。
然而,挑战亦不容忽视。部分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设备升级压力,需投入资金更新地磅系统。对此,协议设立了过渡期与技术援助基金,帮助成员国逐步达标。
未来展望
2025年协议的实施仅是开端。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地磅数据或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实现全程可追溯。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在物流中的应用,动态计量与智能分拣可能成为下一阶段标准化的重点。
总之,跨境物流地磅计量认证互认协议标志着全球物流协同迈入新阶段。企业需提前布局,适应新规则,以抓住这一波效率红利。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