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06月05日
一、噪音源精准识别
通过声学相机扫描发现,主要噪音源集中在三个环节:柴油叉车发动机(82-88dB)、金属托盘碰撞(90-95dB)以及传送带机械摩擦(78-83dB)。其中突发性撞击噪音虽持续时间短,但脉冲声压级对周边环境影响最为显著。
二、分级治理技术方案
1. 设备层改造
- 为柴油叉车加装涡扇式消声器,使排气噪音降低12dB
- 采用聚氨酯包边托盘替代金属托盘,碰撞噪音衰减40%
- 传送带驱动电机安装弹性减震基座,结构传声降低15dB
2. 传播路径阻断
沿作业区边界设置4.5米高复合隔音屏障,采用夹胶玻璃+多孔铝板结构,实测插入损失达28dB。顶部增设45度弧形吸声翼板,有效抑制噪音绕射。
3. 管理优化措施
实施"错峰作业"制度,将高噪音工序安排在10:00-15:00时段;对操作人员进行减噪行为培训,货物堆叠高度控制在1.8米以内以减少跌落风险。
三、降噪材料选型要点
对比测试表明:
- 密度120kg/m³的岩棉板在中高频段吸声系数达0.9
- 5mm厚EPDM橡胶垫冲击隔声量优于同厚度钢板3dB
- 微穿孔板共振结构对500Hz以下低频噪音吸收效果显著
实施后第三方检测显示,厂界噪音值稳定在61-63dB范围内,每年减少噪音投诉87%。项目经验证明,结合工程措施与管理优化的综合方案,可在3-6个月回收改造成本。建议企业建立长期声环境监测体系,每季度进行声学性能复检,确保持续达标。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