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简管车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难点:驾驶员抵触情绪化解沟通技巧

阅读数:2025年05月19日

在运输行业安全管理中,制度执行常面临驾驶员的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可能埋下安全隐患。究其原因,往往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驾驶员对制度必要性的认知不足,二是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三是个人习惯与制度要求存在冲突。



要化解这种抵触情绪,管理者首先需要建立共情基础。通过"3F倾听法"(Fact事实-Feeling感受-Focus意图)了解驾驶员真实想法。例如当驾驶员抱怨"每天检查太麻烦"时,应识别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超负荷工作或家庭压力等深层原因。

沟通时可运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观察(陈述事实而非评价)→感受(表达理解)→需求(说明安全价值)→请求(明确执行要求)。比如:"注意到最近三次检查记录不完整(观察),理解大家工作强度大(感受),但这些数据能帮我们预防90%的机械故障(需求),能否明天起完整填写?(请求)"

对于顽固性抵触,可采用"行为-后果-选择"沟通模型:"您选择不系安全带(行为),可能导致公司面临10万元罚款(组织后果),也会让家人失去经济支柱(个人后果)。您可以选择遵守制度继续工作,或选择终止合作。"这种结构化表达既保持尊重又明确底线。

定期开展"安全金点子"活动,让驾驶员参与制度优化。某物流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37条改进建议,采纳其中9条后,制度执行率提升40%。同时建立"安全之星"等正向激励机制,将安全行为与绩效奖励、晋升机会挂钩。



技术手段也能缓解抵触情绪。如某客运公司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后,通过实时路况分析合理规划班次,驾驶员超速违规率下降65%。这说明当管理制度与人性化设计结合时,执行阻力会大幅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驾驶员需要差异化沟通。90后驾驶员更看重价值认同,可采用"安全抖音挑战赛"等形式;70后驾驶员注重职业尊严,宜多用"老师傅经验谈"等方式传递安全理念。

制度执行本质是价值观的传递过程。管理者需要持续展现"安全第一"的行为示范,比如领导带头系安全带、亲自参与安全演练等。某危化品运输公司高管每月跟车一天的做法,使全年违章率下降58%。

化解抵触情绪不是妥协,而是通过专业沟通达成共识。当驾驶员真正理解"制度是生命的护栏"这一理念时,安全管理就能从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参与,最终实现零事故目标。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冬季防滑链使用规范:安全管理制度的季节性补充条款

下一篇:新能源车充电站安全管理:防火设施配置与巡检周期设定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