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05月14日
据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管委会官网消息,胖东来商贸集团联合京东物流集团打造的首个河南供应链产业基地——京东物流(许昌)供应链产业基地项目将于今年6月全面投入运营。项目负责人介绍称,该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25亿元,利税5000万元。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135亩,计划总投资12.5亿元,总建筑面积18.5万㎡。主要建设2栋线上运营中心(含拣货车暂存区、拆零补货区、爆品补货区等区域)、9栋胖东来产业链产品加工车间、1栋商务办公楼和大型货车物流周转及停车场。
据许昌市东城区许州公司董事长孔丽娟介绍,项目运营后,将依托胖东来8大种类100多个自有品牌系列产品,通过京东物流线上收发、转运一体式的智能物流仓储服务,不但极大满足和丰富全国各地消费者多渠道购物的需求,而且对提振整个消费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京东与胖东来的这波操作,是零售巨头与区域龙头深度绑定的标志性事件,其背后折射出供应链整合、区域经济升级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深层逻辑。
一、战略意图:资源互补的“降维打击”
对京东而言,此次合作是区域“下沉锚点”。河南地处中原,是连接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枢纽。胖东来在河南的密集门店网络(许昌、新乡等城市)可为京东提供现成的末端节点,补强京东的物流网络体系,降低“最后一公里”履约成本,支撑其即时零售(如小时达)业务西扩。且胖东来深耕河南20余年积累的民生消费数据(如生鲜品类偏好、区域库存波动规律),可反哺京东的供应链算法,优化区域化选品与库存布局。
对胖东来而言,此次合作是运营“升维进化”。京东的智能仓储系统(如青龙系统)、无人配送技术可提升胖东来仓储效率,其“地狼仓”模式(AGV机器人搬运)或被引入,缩短生鲜分拣时效至分钟级,为潘东来进行赋能。此外,京东主站数亿活跃用户可为胖东来线上化提供入口,突破其现有区域客群限制,试水“河南特产上行”至全国,让京东用户不用到河南也能享受到“胖东来甄选”、“胖东来热销”商品,可以说是胖东来式零售的一次大胆试水。
二、行业影响:区域供应链的“河南样本”
京东与胖东来基于此次合作,可联手打造产业协同范式。基地可能整合“云仓+门店+配送站”三级网络,实现生鲜、日用品30分钟达覆盖郑州等核心城市,推动河南成为近场电商标杆省份。依托胖东来对本地消费需求的洞察,京东甚至可联合制造业在河南设立反向定制产地仓,例如针对胡辣汤、烩面等特色食品开发标准化供应链。
此次合作,对激活区域经济也大有裨益。产业基地预计创造数千个岗位(含分拣员、冷链司机等),并带动包装、冷链等配套产业集聚,形成类似“郑州航空港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拉动当地就业与税收。河南还是农业大省,合作或打通农产品直采链路(如鄢陵花卉、灵宝苹果),通过京东物流“亚洲一号”冷库网络直达全国,助力“豫品出豫”,推动乡村振兴。
三、模式创新:零售业“第三条道路”
传统电商平台(如淘宝、拼多多)依赖商家入驻,而京东自营重资产模式成本高。胖东来作为“线下零售代运营方”加入,提供“轻资产供应链管理”新路径——京东输出技术、胖东来负责选品与门店运营,双方共享利润分成,对抗“平台VS自营”的商业困局。胖东来与京东各自都拥有庞大会员基础,如果胖东来私域社群(超百万会员)与京东PLUS会员体系打通,可考虑探索“会员权益互认”模式,例如胖东来会员享京东PLUS运费券,京东PLUS用户获胖东来专属折扣,提升高价值用户粘性。
四、合作启示:供应链竞争进入“生态位争夺”
电商竞争焦点已从用户获取转向供应链效率,进入由“流量战争”到“履约战争”的阶段,拥有区域化仓配网络的企业(如胖东来+京东)将挤压纯平台型玩家(如社区团购)的生存空间。另外,未来零售巨头需像胖东来一样深度绑定区域资源(如本地供应链、政府关系),树立“在地化能力”核心壁垒,才能在政策敏感型赛道(如农产上行、社区服务)破局。
京东与胖东来的合作,本质是“全国性基础设施”与“在地化能力”的融合实验。其成功与否,将验证“平台技术赋能+区域龙头深耕”模式能否成为新零售进化的第三种范式。若模式跑通,可能引发新一轮区域零售与物流企业的结盟潮,加速中国供应链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