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多式联运数据互联互通实践,交通部电子运单试点报告

阅读数:2025年08月08日

在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多式联运的高效协同成为突破传统运输瓶颈的关键。交通部近期发布的电子运单试点报告显示,通过标准化数据接口与区块链技术,全国已有23个省份实现铁路、公路、水路运单信息的实时交互,平均运输时效提升18.7%。



数据互联互通构建智慧物流新生态

试点项目首次打通了海关、港口、铁路等多方数据孤岛。以宁波舟山港为例,电子运单与集装箱动态数据联动后,集装箱周转时间从4.2天缩短至2.8天。这种"一单制"模式不仅降低了28%的纸质单据成本,更通过AI预测算法优化了65%的空箱调运需求。

电子运单标准化推动行业变革

交通部制定的《多式联运电子运单技术规范》统一了12类数据字段,使跨运输方式的信息匹配准确率达到99.3%。某冷链物流企业应用后,货物温控数据自动上传效率提升40倍,货损率同比下降62%。这种数字化运单体系正在重塑行业服务标准。

未来展望:从试点到全域覆盖

随着5G+北斗技术的深度融合,下一步将在长江经济带开展电子运单与碳足迹核算的联动试点。数据显示,全程数字化管理的多式联运线路已实现单车碳排放减少15%,这为构建绿色物流体系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跨境多式联运税务筹划,增值税退税操作难点突破

下一篇:极端天气多式联运应对预案,暴雪天气铁路公路衔接方案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