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上亿红包映初心:王卫的 “感恩式管理” 与顺丰凝聚力密码

阅读数:2025年09月30日

9 月 25 日,顺丰员工的社交平台被一抹温暖的 “顺丰红” 刷屏 —— 总裁王卫以个人名义,向服务满 10 年以上的老员工发放总额达 1.2 亿元的 “感谢金”,10 万名 “老兵” 根据工龄阶梯式获得 1000 元至 3000 元的回馈。在物流行业人才流失率高达 20%、基层员工流失率超 30% 的背景下,这份跨越十年光阴的 “感恩礼包” 绝非简单的物质激励,更成为顺丰凝聚人心的 “强磁石”,将 “员工是最宝贵资产” 的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情感联结,为企业凝聚力注入了深厚而持久的能量。

image.png 

图源:公众号物流沙龙

一、老员工的 “价值勋章”:让坚守被看见,筑牢凝聚力根基

在顺丰的运营体系中,服务十年以上的老员工是不可替代的核心力量。他们见证了企业从快递初创到综合物流巨头的成长,熟悉从分拣流程到客户服务的每一个细节,更是顺丰服务品质的 “活招牌”。王卫的 “感谢金”,本质上是为这份坚守颁发的 “价值勋章”,让长期奉献获得了超越薪酬的情感认可。

 

这种认可直击物流行业基层员工的核心诉求。数据显示,超过 60% 的基层员工因 “工作满意度低” 选择离职,而 “不被尊重”“价值感缺失” 往往是满意度低下的深层原因。此次 “感谢金” 发放时,红包附带的感谢信中那句 “将个人奋斗融入公司发展年轮”,精准触达了老员工的情感共鸣点。一位工龄 12 年的快递员在社交平台坦言:“这不仅是钱,更是公司记得我们的付出,在顺丰干得踏实。” 这种被看见、被珍视的感觉,远比单纯的薪资调整更能强化归属感。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王卫首次以个人名义回馈员工:2017 年顺丰上市时他派发红包,2020 年疫情期间为 40 万名员工每人发放 888 元慰问金,总金额近 5 亿元。这种一以贯之的关怀,让 “长期坚守有回报” 成为顺丰员工的共识。老员工们将这份认可转化为工作动力,在分拣中心的灯光下、在风雨无阻的配送路上延续着敬业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企业凝聚力最坚实的根基。

image.png 

二、新员工的 “成长灯塔”:以榜样树信心,激活凝聚力动能

企业凝聚力不仅源于对老员工的留存,更在于对新员工的吸引与培育。王卫的 “感谢金” 事件在顺丰内部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为新员工勾勒出清晰的职业成长路径,让他们看到 “与企业共成长” 的真实价值。

 

对刚加入顺丰的年轻人而言,10 万名老员工获得感恩回馈的场景,是最生动的 “企业文化课”。在物流行业普遍面临 “职业发展天花板低” 的困境下,顺丰通过这一举措传递出明确信号:企业尊重每一份坚持,更会为长期奋斗者提供回报。这种预期直接提升了新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减少了因 “前途迷茫” 导致的流失。一位刚入职的中转场员工表示:“看到前辈们的十年收获,我也想在这里沉下心来好好干,未来也能成为被感谢的人。”

 

这种示范效应还转化为 “传帮带” 的内生动力。老员工因获得认可而更愿意分享经验,新员工因看到希望而更主动学习,形成良性互动的团队氛围。顺丰能建立覆盖全流程的培训体系、实现 2023 年数字化人才培养闭环,正是这种凝聚力的延伸 —— 当员工相信企业会珍视自己的成长,才会主动融入培训与发展体系,而企业也在这种双向奔赴中筑牢人才梯队。

image.png 

三、文化的 “具象化表达”:从理念到行动,凝聚价值共识

企业凝聚力的深层内核是文化认同。顺丰倡导的 “专业、敬业、感恩” 核心价值观,长期以来通过制度与行动落地,而此次 “感谢金” 事件则成为企业文化最鲜活的具象化表达,让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员工可触摸的情感体验。

 

“感恩” 是顺丰文化的精髓,王卫的个人回馈将这种文化从 “口号” 变为 “实践”。不同于标准化的企业福利,个人名义的红包承载着更真挚的情感温度 —— 它不是冰冷的制度安排,而是创始人对员工的直接致意。这种情感传递让员工深刻体会到 “感恩” 并非单向要求,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双向奔赴。配合顺丰已有的福利体系:2023 年为 2 万余名困难员工提供 1161 万元帮扶、建立 130 个工会组织保障权益,“感谢金” 形成了 “基础保障 + 情感激励 + 长期发展” 的立体关怀网络,让文化认同渗透到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文化凝聚最终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员工将 “感恩” 内化为工作动力,便会自然地将这份态度传递给客户:快递员会更细心地呵护包裹,客服会更耐心地解决问题,中转员工会更严谨地把控时效。顺丰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服务品质优势,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共识已转化为全员的行动自觉,而凝聚力则成为维系这份自觉的精神纽带。

image.png 

四、行业的 “破局示范”:在降本潮中守人心,定义凝聚力新价值

在快递行业价格战余波未平、多数企业强调 “降本增效” 的当下,王卫 1.2 亿元的 “逆周期” 投入,不仅是顺丰的内部凝聚力工程,更为整个行业提供了 “如何凝聚人心” 的破局思路。

 

物流行业的高流失率本质上是 “人心流失”—— 当企业将员工视为 “成本项” 而非 “资产项”,便会陷入 “压缩福利→员工流失→再招聘→成本更高” 的恶性循环。顺丰的实践则证明,对员工的情感与物质投入是 “长效投资”:10 万名稳定的老员工不仅减少了招聘与培训成本,更通过经验传承提升了运营效率。2023 年顺丰能实现培训需求精准匹配、人才培养有依据,正是建立在稳定的员工队伍基础上。这种 “以凝聚人心降成本、以稳定团队提效率” 的模式,为行业破解流失率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顺丰重新定义了企业凝聚力的价值。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物流企业往往聚焦于技术升级,却忽视了 “人” 的核心作用。王卫的举措提醒行业: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快递物流的服务本质仍需人来承载,而凝聚力正是让技术与服务完美结合的黏合剂。当员工与企业形成情感共同体,便会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优化服务流程,让企业在转型中保持活力。

 

10 万名老员工的笑容里,能读懂顺丰凝聚力的密码:它不是靠制度强制维系,而是靠 “看见坚守、尊重价值、传递温暖” 的点滴行动积累而成。王卫的 1.2 亿元红包,既是对过往奋斗的感谢,更是对未来同行的期许。在这份情感联结中,顺丰不仅筑牢了内部的精神家园,更向行业证明:凝聚人心,方能凝聚发展的磅礴力量。而这种力量,终将成为企业穿越周期、持续成长的最坚实保障。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物流“去中心化”革命:从垄断巨塔到分布式网络的必然跃迁

下一篇:绿电钢轨:“新能源 + 重载铁路” 重塑铁路建设发展新维度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