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11月12日
我盯着监控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光点,那些代表渣土车的图标正在城市脉络中缓缓移动。老张递过来一杯浓茶,茶渍在纸杯边缘晕开一圈深褐。"看见没?就那辆编号073的车,昨天又帮司机避免了一次追尾。"他指着某个闪烁的绿点,语气里带着工程师特有的骄傲。
十年前我刚入行时,渣土车还是让人头疼的"马路巨无霸"。每辆车上只有个对讲机,调度全靠吼。现在不同了,每辆车都装上了智能管理系统,就像给每台车配了个不知疲倦的副驾。这个"第二驾驶员"不会疲劳驾驶,不会情绪失控,永远睁着警惕的眼睛。
上周三凌晨两点,系统自动弹出一条警报。有辆车在工地连续作业超过八小时,系统立即锁定了这辆车的位置,强制进入休息模式。司机老王后来跟我说,当时他确实困得眼皮打架,要不是系统强制干预,真可能出事。这个不会说话的"搭档",有时候比真人更懂得保护司机。

我最欣赏的是它的预判能力。就像老司机能凭经验感觉哪里会出事,系统通过分析千万次行驶数据,能在危险发生前发出预警。转弯速度略快,跟车距离稍近,这些细微的偏差都逃不过它的感知。上个月暴雨天,系统提前为所有车辆规划了避开低洼路段的路线,那天我们没有一辆车被困。
这个智能伙伴还特别会精打细算。它记得每辆车的保养周期,在零件磨损前就提醒维修;它计算最经济的行驶路线,省下的油费让车队老板眉开眼笑。有次我跟着出车,亲眼看见系统如何避开拥堵,选择了一条我们从未想过的小路,提前四十分钟到达工地。
当然,它也不是万能的。有次传感器误报轮胎异常,害得司机半夜在荒郊野岭白等了两小时救援。但这些小插曲反而让我觉得,这个"第二驾驶员"就像刚拿到驾照的新手,正在不断成长。每次系统升级后,它都会变得更聪明一点。
最近我们在测试新功能,系统能根据工地土方量和运输距离,自动编排最优的车辆调度方案。昨天它只用32辆车就完成了原本需要40辆车的任务,这个成绩让干了二十年调度的老师傅都竖起大拇指。
夜色渐深,监控中心只剩下机器运转的轻微嗡鸣。大屏幕上的光点依然在流动,每个光点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司机,和一个无形的"第二驾驶员"在并肩作战。我喝完最后一口冷茶,关掉台灯。有它在,今晚应该能睡个安稳觉。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