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大宗物流运输车辆胎压监测模块提升安全性研究

阅读数:2025年05月08日

在现代化大宗物流运输体系中,车辆安全始终是行业关注的核心议题。作为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轮胎状态的实时监测直接影响着运输效率和事故预防。近年来,胎压监测模块(TPMS)技术的成熟应用,为物流运输安全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传统物流运输中,轮胎故障是引发交通事故的第三大诱因。据统计,约40%的货运车辆事故与轮胎异常相关,其中胎压不足或过高导致的爆胎事故占比高达67%。TPMS通过安装在轮胎内部的智能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胎压、温度等关键数据,并将信息传输至车载终端。当检测到异常数值时,系统会立即发出多级预警,帮助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前采取应对措施。



从技术实现层面看,现代TPMS已发展出直接式与间接式两种主流方案。直接式系统采用高精度MEMS传感器,测量误差控制在±1.5%以内,且具备自供电功能;间接式则通过轮速传感器分析轮胎转动特性,虽成本较低但精度稍逊。针对大宗物流重载、长距离的特点,行业更倾向采用直接式TPMS搭配卫星定位的复合系统,可实现数据云端存储与车队管理平台联动。



实际应用数据显示,装备TPMS的物流车队可将轮胎相关故障率降低52%,轮胎使用寿命延长30%。以某大型物流企业为例,在200台重型卡车部署TPMS后,年度轮胎更换成本减少28万元,因轮胎问题导致的延误事故归零。更重要的是,系统记录的胎压变化曲线能为车辆维护提供数据支撑,形成预防性维护的新型管理模式。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新一代TPMS正朝着智能化方向演进。部分厂商已推出集成AI算法的系统,能根据载重变化自动计算最佳胎压值,并通过车载显示屏给出实时调整建议。未来,结合5G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有望实现"轮胎健康档案"管理,进一步推动物流运输安全标准的升级。

对物流企业而言,TPMS不仅是安全工具,更是降本增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议企业在选型时重点关注传感器的环境适应性(-40℃~125℃工作范围)、系统续航能力(不低于5年)以及与现有车联网平台的兼容性,从而最大化投资回报。行业专家预测,随着法规标准的完善,TPMS将成为大宗物流车辆的标配设备,推动整个行业向"零胎压事故"的目标迈进。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数字孪生技术优化大宗物流突发事故应急响应

下一篇:2025年大宗物流区块链存证解决货物损耗纠纷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