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07月21日
在煤炭工业领域,煤种的快速准确识别直接影响分选效率与燃烧价值评估。传统人工检测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效率低下等问题,而智能识别技术的出现为行业带来了革新性解决方案。
图像分析技术:捕捉煤种表面特征
通过高分辨率摄像头采集煤炭样本的表面图像,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系统可自动识别煤种的色泽、纹理与杂质分布。例如,无烟煤与褐煤在反光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图像分析能快速区分此类特征,识别准确率可达95%以上。
重量算法:补充物理特性数据
重量传感器同步测量煤炭样本的密度与质量,结合煤种的标准比重数据库,可进一步验证图像分析结果。实验表明,重量算法能将识别误差率降低至2%以内,尤其适用于外观相似但密度差异较大的煤种(如焦煤与瘦煤)。
双模态融合:提升综合识别精度
将图像数据与重量数据输入智能决策模型,通过多维度特征交叉验证,系统可动态修正识别结果。某煤矿实测数据显示,融合技术的综合准确率达98.7%,较单一技术提升12%,同时处理速度达到200样本/分钟。
工业应用场景与效益分析
该技术已应用于智能分选流水线、火电厂入厂煤质检等场景。山西某选煤厂采用后,分选效率提升40%,每年减少因误判导致的经济损失超千万元。未来结合5G传输与边缘计算,技术还可扩展至露天矿场实时监测等新场景。
随着算法迭代与硬件成本下降,煤种智能识别技术将成为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为“双碳”目标下的清洁能源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