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简管车
车辆管理系统如何用数据掐灭超载“火种”?

阅读数:2025年08月29日

全国首例“百吨王”入刑案件在金华宣判。被告人俞某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其行为构成危险作业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俞某系某渣土运输公司实际负责人,该公司因其所属车辆超载,于2023年12月5日被永康市交通运输局责令改正,该公司未根据要求于2023年12月8日之前完成整改。2024年1月2日,该公司所属浙GB***3货车行至永康温寿线与临石线交叉口时,因超限超重违法行为被再次查获。经过磅,该货车总质量超过100吨以上,超载236.8%,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交通事故的现实危险。

image.png 

“全国首例‘百吨王’案件宣判,对于各地道路货运行业企业具有较强的警示和威慑作用。”4月2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主任、公路货运分会秘书长周志成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

 

超载之痛,早已成为运输行业的“慢性病”。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我国公路货运车辆超限率曾长期徘徊在15%以上,因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比超30%,桥梁、路面维修成本中因超载导致了额外支出。更棘手的是,传统“人盯车”的执法模式难以覆盖庞大的运输网络:一个地级市每天有数万辆货车流动,仅靠路政巡查和固定治超点,难免陷入“猫鼠游戏”的困局。而至简管车车辆管理系统的介入,正以“数据+算法”的方式,将超载治理从事后处罚推向事前预防、事中干预的全周期管控。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一张由硬件+软件编织的智能监测网。硬件端,车载终端集成了高精度称重传感器、定位模块、视频监控设备,其中称重传感器的误差可控制在0.5%以内,相当于能精准识别一袋50公斤水泥的重量偏差;定位模块不仅能实时追踪车辆位置,还能结合电子地图判断是否进入限高、限重路段。软件端则像一个24小时在线的超载大脑动态分析历史载重数据、车辆型号、货物类型等信息生成车辆载重变化曲线,并判断车辆是处于超载、空载还是半载状态

image.png 

更值得关注的是,系统正在打破“企业-监管-司机”的信息孤岛。过去,运输企业担心严格治超会影响订单量,监管部门则苦于缺乏实时数据支撑精准执法,司机则因“不超载赚不到钱”而消极应对。如今,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存证,企业的载重记录、卸载凭证可追溯至每一个时间节点,监管部门通过平台接口直接调取数据,无需上路拦截;司机则能在APP上查看实时载重、附近合法卸载点导航。

 

从被动查到主动防,从人工管到智能治,至简管车车辆管理系统正在重新定义运输安全的底层逻辑。它不是简单的“禁止超载”工具,而是通过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让合规运输成为企业的最优选择:当合规带来的成本降低(如减少罚款、降低事故赔偿)、效率提升(如快速通过检查点)、信誉增值(如获得优质客户订单)远超超载的短期利益时,超载自然失去了生存土壤。正如一位从业二十年的老物流人所言:“以前总觉得超载是逼不得已,现在系统让我明白,合规运输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image.png

当科技的温度与规则的刚性深度融合,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更安全、更高效、更公平的运输新时代——在那里,货车的每一次启程,都带着对生命、对道路、对规则的敬畏;每一次抵达,都承载着合法经营的底气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福建某大型国企×大道成:两千台车的福建全域“云节拍”

下一篇:暂无

最新推荐
预约产品演示

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