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2025年11月10日
那天站在山西那座百年老矿的井口,风吹过脸颊带着煤尘的味道。老矿工张师傅指着远处新建的控制中心说:"以前得下井才能知道的,现在坐屋里就看得明明白白。"他眼里有种我从未见过的光亮。

这座曾经每天需要三千人同时作业的矿山,如今在中央控制室十几块屏幕前就能掌控全局。但转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记得第一次看到井下物联网传感器传回数据时,老师傅们直摇头:"机器还能比人靠谱?"直到那个暴雨夜,新建的预警系统提前两小时预测到涌水风险,让整个采区及时撤离。
在内蒙古的铜矿,我遇见更令人震撼的转变。他们的选矿车间里,老师傅带着徒弟在控制台前调整参数,而AI系统正在学习他们的操作习惯。"最难的不是技术,"项目经理给我倒了杯奶茶,"是让老师傅相信,这套系统是要帮他们,不是要替代他们。"三个月后,当系统准确预测出设备故障,避免了一次全线停产,老师傅主动要求学习系统操作。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四川那座磷矿。他们用数字孪生技术重建了整个矿山,连每条管道的弯头都精确还原。技术员小刘告诉我,他父亲就是矿上的老测量员,以前带着全站仪漫山跑,现在他在电脑前就能完成父亲一天的工作量。"但父亲说这不丢人,"小刘笑着,"他说时代在变,矿山也要变。"
这些矿山的故事让我明白,数字化转型从来不只是技术的升级。它关乎如何让一代代矿工积累的经验,在数字世界里获得新生;关乎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开采变得更智慧;更关乎整个行业面对未来的勇气。
现在每次路过矿山,看到控制室里闪烁的屏幕,我都会想起那些老师傅从怀疑到接纳的眼神。这才是数字化转型最动人的部分——不是机器替代了人,而是人借助机器,做到了以前不敢想象的事。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道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